odi备案的“坑”之可怕的“庸医”
一、来自跨境合规服务商的“坑”,他们都有哪些特征
2.odi备案的“坑”之可怕的“庸医”
项目概况
客户是一家专注于家居类目的跨境电商平台公司的财务总监,公司正筹备赴香港上市。为此,他前来咨询我们,如何合规地将境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到母公司。
我问客户:“目前你们遇到哪些问题?”
客户回答:“我们公司是做家居类目的跨境电商平台起家的。公司早期创业时,创始人以个人名义在香港成立了全资控股的公司A,并实际开展业务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财务数据表现良好。现在,国内母公司准备上市,计划将香港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合并到母公司中。”
备注:创始人以个人名义在香港成立公司A并实际经营,这种做法是不合规的。
“庸医”的出现
我继续问客户:“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?”
客户回答:“我们的辅导律师提出的解决方案:先将公司A的股权转移至外籍人士名下,随后由国内母公司通过ODI(境外直接投资)备案程序收购公司A的全部股权,以此实现财务报表的合并。”
听到这里,我不禁感叹:都这个年代了,还在采用这样过时且存在明显合规瑕疵的方案来处理这种问题。
我方建议与考量
我思考片刻后对客户说:“2023年3月,国内证监会针对境内公司境外上市出台了新的管理办法。现在是该办法正处于实施初期,监管部门对境外子公司的合规性审查将尤为严格。尤其是你们的问题子公司还在香港,香港企业的具体信息及过往详细记录国内监管部门较容易获取,因此直接沿用原方案可能存在较大风险”
“既然你们创始人以个人名义全资持股了这个香港公司,你们应该也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合规的。因此,我们建议注销公司A,或重新通过ODI备案流程设立一家全新的合规香港子公司(公司B),待其运营稳定且财务数据完善后,再逐步过渡并注销原公司A。否则,我担心你们提交上市申请时会被证监会退回并要求整改。”
客户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,没有说话。
我接着说:“我知道我们的新方案与辅导律师的方案相悖,但旨在从根本上消除合规隐患。确保上市过程的顺畅与成功,无论选择哪个方案,费用都是差不多的。我们只是希望你们的上市过程更加顺利。”
“庸医”还是关系户?
客户说:“我明白了,但辅导律师是我们老板的好朋友介绍的,鉴于他与公司高层的特殊关系,我会尽量与公司沟通,重新讨论再做决定!”
遗憾的是,尽管跨境合规圈已尽力阐述潜在风险,客户最终仍决定遵循原辅导法律的方案推进。对此,我们只能无奈地选择“听话照做”。
故事的结局
如今,距离跨境合规圈为这个客户办完ODI备案已有一年多时间。偶尔关注香港IPO的最新信息,尚未看到客户成功上市的消息。期间,跨境合规圈与客户的财务总监沟通过几次,了解到原先的辅导律师已经被换掉,但由于香港子公司的不合规情况受到国内证监会的严重关注,导致上市方案需要大幅修改。目前,公司高层正积极协调各方资源,但上市进程的具体时间表仍难以预测。
跨境合规圈观察
警惕“庸医”之害,确保合规前行!
在这个跨境电商平台公司筹备香港上市的案例中,我们深刻感受到了“庸医”之害的可怕。这里的“庸医”,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医疗人员,而是指在企业战略与合规领域,未能准确诊断问题、提供错误药方或忽视根本风险的所谓“专家”或顾问。
他们可能因种种原因,如利益关联、知识局限或盲目自信,而未能为企业量身定制出最为稳妥且有效的解决方案。相反,他们可能会引导企业走上一条充满隐患的道路,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,损失惨重。
正如本文所述,若该企业能够及早识破并摒弃原法律顾问的“庸医”方案,转而采纳更为合规、稳健的建议,或许能够避免后续的诸多波折与挑战。然而,现实是残酷的,企业在“庸医”的误导下,不得不面对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、上市进程的无限期拖延以及由此带来的品牌信誉与经济损失。
因此,对于任何寻求长远发展的企业而言,警惕并远离“庸医”之害至关重要。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,广泛听取并审慎评估来自不同领域、不同背景的专家意见;同时,培养自身的合规意识与风险防控能力,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稳健前行。只有这样,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最终实现其宏伟的上市目标与长远愿景。
未完待续……
3.odi备案的“坑”之“天才指挥家”